乍看之下,Still Kelly像是个仅凭美学氛围撑起的品牌。但这恰恰不该被忽视——甚至更值得细细品味,毕竟那份氛围感实在强烈到无法否认。
去年十月,创意总监马克·卡尔曼——这位堪称21世纪通才典范(尽管这位轻声细语、腼腆得可爱的设计师可能会拒绝这个标签)的人物,以39件单品系列揭幕了这个品牌。如今第二季新品正登陆SSENSE电商平台与他个人官网。造型册由摄影师弗兰克·莱邦掌镜,新星模特莫娜·托高与演员兼模特保罗·哈梅林出镜。
指着一张哈梅林赤膊叼烟的宣传照,卡尔曼沉吟道:"我不知道它具体传递什么,但确实...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他的设计正具备这种难以言喻的特质。本季包含修身T恤、裁短与加长版休闲短裤、轻盈利落的外套,以及缝线处暗藏巧思的瞩目长裤。这些单品穿在卡尔曼、托高或哈梅林这类天生酷感的人身上时,你会以为魅力全凭穿着者加持。但细看便会发现:从意大利、葡萄牙到中国精选的面料与工艺,成就了这些精良、修身且令人渴望的衣装。用当下网络术语来说,它们自带"光环"。
这位佛罗里达州出身的创作者并非科班设计师。他在纽约LIM学院修读时尚商业后转向媒体行业,先后在《Vogue日本版》实习、《T Magazine》就职,最终进入音乐界担任艺人创意总监。"那是个包揽一切的机会,"他回忆道,"做衣服、设计封面、拍摄照片、执导视频——无所不包。"
四年前着手筹备Still Kelly时,他才真正全心投入设计。"我只是不想再为他人创作了,"他解释道,"我想亲手制作服装。"卡尔曼对这个品牌倾注了耐心,首系列开发耗时近两年。"感觉苦甜参半,"他坦言,"等到发布时,我的创意方向已经转变了。"如今他理解这正是时尚行业的常态——设计师永远提前数月工作。"我的目标是缩短这个时差,"他说。不过Still Kelly依然保持着刻意为之的慢节奏。
"有时我会痴迷于最荒诞无聊的东西,直到由爱生厌,"卡尔曼笑道。眼下他正沉迷于打造"酷感迷彩",桌上安迪·沃霍尔1988年迷彩印花展的画册就是灵感来源。"我总在思考自己思维里缺失了什么,"这位37岁的创作者说,"虽然从事创作多年,我依然保持着兴奋感。"
不同于传统草图,卡尔曼通过拼贴进行创作——裁剪图像并填补空白。他坚持品质至上,"绝不妥协,哪怕是一件T恤"。虽然关注时尚动向,但回避过于直白的元素。"即便受到潮流启发,我也不想做应季服饰,"他表示。和多数时尚人士一样,他购物时会考量"单次穿着成本",设计时也秉持相同理念。"构建世界与打造精品都需要时间,"他补充道,"我甘之如饴。"
"Still Kelly"是朋友给他起的幼稚绰号。这个称呼深入人心,以致当他自称马克时,人们会惊讶:"我以为你叫凯利。"卡尔曼笑道:"我正打算编个更精彩的故事。"但其实无需纠结品牌名。有些事物就像"凯利"这个绰号一样,注定深入人心。而就目前来看,Still Kelly这个品牌,显然也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