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沉,我骑着摩托车沿马略卡岛东海岸蜿蜒前行,在险峻的弯道间穿梭。抵达德亚村时,砂岩房屋沿着崎岖海岸线错落攀升的景象映入眼帘,右手边是向远方无限延伸的深蓝色地中海。

这个村庄始终是岛上的创意灵魂所在,与帕尔马的城市活力形成鲜明对比。青铜时代的石墙排列在狭窄街道两侧,马略卡的古老历史与现代生活在此清晰交织。

虽然六月造访巴利阿里群岛总令我兴奋——绿松石般的海湾与松香弥漫的空气令人沉醉——但此行不止为欣赏风景。我来探寻新型旅行项目、创意企划与特色酒店如何帮助游客连接岛上生生不息的手工艺传统。

摩托车轰鸣着驶上通往松鲁兰农庄的土路,这里将成为我在"织线商旅"首期马略卡创意岛隐修营的栖居地。这座14世纪修道院坐落在特拉蒙塔那山脉的古橄榄树间,粉白墙壁、深色木梁与锻铁床架尽显马略卡风情。

"织线商旅"专精于联结旅行者与全球匠人的手工艺主题旅程。本次马略卡项目他们与克拉拉·波兰科合作,这位在马德里长大、童年常在此度夏的女士,如今经营着墨西哥城的唐德克拉拉缝纫用品店。

"工艺揭示地域之魂,"波兰科告诉我,"它运用世代传承的本地材料。当人们亲手创作时,他们通过节奏、专注与记忆获得了截然不同的学习体验。"

在探访复兴马略卡衰落羊毛产业的"大地之绒"项目时,她的话引发共鸣。当地大部分羊毛如今被当作废料焚烧,而该项目赋予其新生。联合创始人欧亨尼娅·马尔科特在毡艺工作坊中解释他们的节水工艺——这对干旱频发的马略卡至关重要,夏季旅游业常使资源紧张。"我们钟爱植物染,"她说,"但缺水迫使我们利用羊毛天然色泽。这既是务实之举,也是种宣言。"

这些未染色的作品——从奶油色靠枕到大地色毡鞋——散发着淡淡的羊毛脂甜香。附近堆叠的毛毡料正等待"意外之花"设计工作室等本地合作伙伴的再创作。

拜访香水屋Viti Vinci的维克托·阿拉尔孔时,水资源议题再次浮现。他的香氛工作坊不在光鲜实验室,而设在种植抗旱地中海植物的再生农场。其妹克莱门蒂娜——再生农业专家——加入讨论健康土壤如何维系岛屿未来。她强调这类项目对向游客和业主证明环保倡议可行性的关键价值。

次日,我们齐聚最后的工作坊,纺织艺术家兼主厨艾普丽尔·瓦伦西亚用祖传Sineus桃子、本地蓝纹奶酪等岛产食材准备时令午餐。在特拉蒙塔那山脉壮丽背景下,匠人佩普·托尼·费雷尔向我们传授马略卡传统棕榈编织技艺llata。他手指灵巧翻飞,演示如何用宽齿梳状工具修整过的棕榈叶打起始结。

曾遍布全岛的棕榈编织,如今仅存于少数匠人之手。从采集、晾晒、浸泡、分理到编织前的修整,工序极其耗时。单是一个手袋就可能耗费两月工时。因纯手工品质与遗产工艺价值,这些作品售价可超300美元,而廉价量产仿品则不足30美元。

在松鲁兰农庄阴凉的石砌露台上共同编织时,托尼·费雷尔谈及这项技艺的社群属性。有些研习多年的资深学员仍会回到他的课堂。"他们只为与同好并肩编织而来,"他说,"你会发现当双手忙碌时,心灵反而更易相通。"

"织线商旅"的沉浸式工作坊虽是岛上最深入的手工艺体验之一,但非唯一联结游客与传统技艺的尝试。"达达日"组织便为访客安排各类创意领域的单日匠人工作坊。"来到马略卡,你能感受到某种深层脉动——只需找到对的入口。我们正创造这种可能,"其成员露西·埃利希说。

在Studio Jaia,设计师安娜·莱娜·科特曼将传统cordat mallorqui绳编与现代美学融合,用橡木、手工亚麻和再生棉打造极简家具。这个位于帕尔马郊外的工作室常吸引认出祖辈技艺的路人驻足。创业六年的科特曼注意到手工热潮的回归:"我们必须为岛屿寻找超越海滩酒店的永续发展之道。"她计划开设绳编教学工坊。

众多酒店也参与守护传统。在理查德·布兰森旗下13世纪庄园改造的松布尼奥拉五星酒店,团队耗时23年才获修复许可。为保持原真性,酒店与守护卡普德佩拉llata编织技艺的"古韵马略卡"及"匠人学堂"合作。

而坐落于特拉蒙塔那山间的贝尔蒙德酒店"拉雷西登西亚"同样推崇本土工艺。酒店不仅陈列久居岛上的胡安·米罗33幅原创石版画,还运营驻场艺术家项目,宾客可参与陶笛siurells彩绘等工坊。

当全球性工艺盛会XTANT于2021年落户马略卡时,岛屿手工艺图景获得国际关注。创始人卡维塔·帕尔玛创立的年度活动汇聚全球匠人,将马略卡推向世界手工艺版图。

六月中旬我离开时,游客正涌入街头。虽然人们会沉醉于明信片般的海滩,但我庆幸用一周时间通过创作者认识马略卡。机场告别时波兰科的临别赠言萦绕耳际:"探索工艺能让你带着更多同理心旅行——即便转瞬即逝,也能找到归属。"

(摄影:卢娜·安东尼娅·阿博莱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