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早知那是送给丈夫的最后一件礼物,我定会精心挑选。那是2020年3月,他生日时我正在伊斯坦布尔出差,在会议上发言并探索这座城市。那趟旅程是疫情封锁前我最后一次远行,如今回首恍如隔世——那时人们仍自由拥抱,会从彼此盘中分享食物。
身为学者的他总是缺笔,我便在一家独立文具店买了支钢笔。这选择谈不上别出心裁,更不算贵重。虽有着镀金闪亮笔杆,终究只是支走珠笔。店主惊讶于我未还价,但于我,价格正承载着对他的爱意。笔尖流畅,握在手中沉甸甸的。走出店铺踏入伊斯坦布尔的朦胧暮色,我迫不及待想飞回家送给他。
相伴二十五年育有三子后,选不占空间的礼物常成难题。但赠礼的渴望——或曰责任——始终强烈。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边就着橄榄咸羊酪吃早餐时,眼前浮现的总是他的面容。"想你!"我发信息描述刚逛过的精彩市集。
三个月后,剑桥公园长椅上他坦言不再爱我,"不是那种感觉了"。补充说这种状态已持续"三年,或许四年"。始终未解释"那种"含义,这句话如影随形。若早已不爱,为何无数次以各种方式示爱?又为何试图在长椅吻我?仅一周前,他还在花园夸赞我发丝在光中真美。我怔在原地。那日如常开始,他端茶到床边。虽各自忙碌,我们仍共享生活与床榻。直至两月后留信坦白另有所爱,方才离去。
他离开后,我不仅反思感情,更审视所有爱情遗物。悲痛中,家中物件似被赐福或诅咒。随着爱意消散,色拉碗与钢琴的触感不再令人慰藉。分居两月时,烤婚礼蛋糕的心形模具从橱架跌落,仿佛自行跳下。像某种征兆。
我徘徊屋内寻找关系注定失败的证据,却找到无数庆祝彼此生日与圣诞的痕迹。这些年他送我精心挑选的书籍、香氛泡泡浴液,乃至出乎意料的花园写作棚(虽然他使用得更多)。我送过他无数瓶阿玛尼男士香水——他始终钟情这款清冽香调,还有波本威士忌、芭蕾舞票和最爱的蓝西装。衣橱里那空荡衣架仍在原地。
他体贴慷慨与忠诚本是我挚爱之处,让我安心追寻人生种种,只要不邀他跳舞(他厌恶)或送花(会过敏)。
彼此馈赠早已融入共同生活经纬,我几乎记不清每件礼物来历。流产后为他买的米白色厨房收音机,他为永远无法拥抱的孩子悲痛;他跑遍厨具店找来的月牙刀,我们都爱用它切香草——那年不只我痴迷奈吉拉·劳森食谱。
人们能以惊人速度前行——他离开十八个月即再婚,而漫长婚姻的遗绪需更久梳理。抽屉里仍叠着他送的两件羊绒衫,比我自购的任何衣物都奢华,始终不忍舍弃。某日他来接儿子,我惊见他穿着某年圣诞所赠的汽油蓝毛衣——当初很快后悔,因始终不合身。既已离开,为何还留着这件难看的上衣?
我逐渐领悟婚姻中的赠礼,或许并非我曾以为纯粹温柔的情感表达。马塞尔·莫斯指出,至少在部落社会,赠礼关乎权力与竞争而非爱意。认为其中总有隐衷,哪怕仅为博取好感。
初识时送他的第一份礼物,是乔治·赫伯特诗集的平装本。当时想以品味打动他。他尚不是我丈夫,曾是我大学导师,初吻与赠书都发生在他不再教我后。相遇时我十九岁,七岁年龄差似乎无妨。
那本书赠于我们相爱数月秘密约会时。选择赫伯特因他诗句虽指向上帝,却是我读过最悸动的情诗:"爱说:你须坐下,品尝我的肉。于是我坐下进食。"这些诗句总令我想起他首次邀约晚餐。当同学们靠泡面吐司度日,他开车带我去铺着桌布点蜡烛的餐厅,点生蚝鞑靼牛肉。童年遗留的社交焦虑与进食障碍,在他这里获得自由进食的许可。
婚姻的谜团在于:当感情变质,岁月反而让人愈加陌生。我们的礼物成了陌生人间的信物交换。分离前多年,尽管持续交谈,我们礼貌回避艰难对话,内心世界早已互不相通。最后几年为他选礼常感徒劳,不同于早年。站在男装部,我会疑惑为何再买毛衣——正如妮娜·西蒙歌中人所唱,他本不在意衣着。
离开前两年,他送我一瓶祖玛珑梨与小苍兰。闻到香气时一阵生理不适:他眼中的我是这般模样?香水本身清雅适合夏日,却不像我。想起萨特认为赠礼或是控制之道。仅念及他想象我散发此香,便觉窒息。为不伤他心,我热情道谢却从未使用,正如他让伊斯坦布尔钢笔在盒中蒙尘。
身陷迷雾时,有些事永远参不透。唯有抽身方能看清。
我终悟到礼物往来既非婚姻必需,亦不足以维系感情。丈夫离开近两年时,生日那天与友人午餐。她曾是我心中完美眷侣——年过半百仍牵手说笑不腻。她坦言多年婚姻中丈夫几乎未送礼物,他认为毫无意义。若我们少些义务性赠礼,多些共同欢笑,婚姻会否延续更久?
有时,离开本身亦是礼物。知他作出这个决定无比艰难,因我曾赠他那么多。
泪水平息后,我看见他的缺席也赠我新生:能探索关系中曾被压抑的自我。成为更完整自己的自由,才是人能赠予他人的至高礼物。终于尽情起舞——纵然舞伴不是他;举办热闹晚宴——纵然席间没有他。烹饪更大胆,不必再听他比较龙蒿与欧芹的差别。
我开始种玫瑰,不必再与厌花者同住。某次尴尬咖啡约谈孩子事宜时,我提起种玫瑰的新爱好,半开玩笑说这是他赠我的花礼。
**心形模具:爱、失落与厨房物件**
亚马逊售价32美元
常见问题解答
以下采用清晰对话形式解答关于"以礼物讲述婚姻始末"的常见疑问
**基础篇**
1. "以礼物讲述婚姻始末"是何意?
这是通过回顾夫妻间重要礼物来反思感情的方式,每件礼物标记着从希望伊始到最终别离的不同阶段。
2. 为何选择用礼物叙事?
礼物是强效象征,不仅是物件,更承载着情感、记忆与赠予时关系状态的无声告白。
3. 常见礼物类型有哪些?
包括初期的定制首饰/书籍,中期的咖啡机等实用品,后期可能出现冷漠甚至伤人的礼物。
4. 这是正式婚姻分析法吗?
非临床方法,但是有效的文学与个人反思工具,借助实体记忆帮助理解过往。
**深度解读篇**
5. 恋爱初期贵重礼物的象征?
象征希望、炽热情感与共建未来的渴望,关乎潜力与隆重表态。
6. 礼物变得敷衍意味着什么?
常预示关系疏离,当日常生活压力或情感隔阂加剧,赠礼心思消退显示浪漫转为惯例。
7. 礼物能预示关系终结吗?
是的,敷衍、泛泛或带恶意的礼物清晰表明一方已情感抽离,或存在未化解的怨怼。
8. 分手前最后礼物的意义?
往往极具象征性,可能是道歉尝试、被动攻击,或纯实用品——显示情感联结已断裂。
**现实困境篇**
9. 离婚后保留礼物是否不健康?
因人而异。有人借此珍藏美好回忆,有人则因此阻碍疗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