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我家应《妇女家庭杂志》之邀拍摄感恩节主题照片,重现我祖父的画作《免于匮乏的自由》。我们在当地旅馆的餐桌旁枯坐数小时,盯着无法入口的食物。母亲后来告诉我,那些食物被喷洒了不可食用的增亮剂。最终我们饥肠辘辘地离开时,我才两岁。
身为画家的母亲常指出原作中食物本就不多,她解释这是构图技巧——既带着批判又隐含赞赏的语气。占据画面下半部分的纯白桌布将视线引向围坐的笑脸,除前景的芹菜、腌菜、几碟肉冻和水果堆外,唯一的食物是尚未端上桌的巨大火鸡。但这个被视作诺曼·洛克威尔式完美感恩节的场景,却让无数人感受到丰盛富足。
诺曼·洛克威尔1943年创作的《免于匮乏的自由》是受《星期六晚邮报》委托创作的"四大自由"系列之一,旨在通过描绘罗斯福总统提出的核心美国价值观,说服公众支持参加二战。在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恐惧自由之中,"免于匮乏的自由"以其具象的餐桌丰裕最易引发共鸣。
随着岁月流逝,画作的政治宣传意味逐渐褪去,成为美国人心中理想感恩节的象征。每年十一月相关恶搞图总会疯传,我常收到各种改编版本。总有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我:"你童年真的这样过吗?"
这幅画不仅塑造了完美节日的集体想象,更常被误读为真实记录。有人以为描绘的是洛克威尔自家场景,我曾亲耳听社区中心一位女士抱怨:"每年我都按诺曼·洛克威尔家的标准准备,结果来的全是自家人。"实际上画中人物都是模特,多数分开拍摄后才在画布相聚。
不过祖父家的感恩节确与画作有相似处:传统菜肴与精致瓷器一应俱全,镶金画框里身着黑衣、浆白领的清教徒先祖凝视餐桌。孩子们必须安静端坐直至忍无可忍,然后冲去看吓坏我的《哥斯拉》或仿木壳电视里的连续剧。最轻松是回来吃苹果派配香草冰淇淋时,听祖父妙语连珠:"越过牙齿,穿过牙龈,胃袋注意,美食来袭!"
即便场景完美,人也未必融入。祖父作为工作狂艺术家,即便享受节日,心思仍在画室。他擅长在画布表现家庭温情——那些暖心的亲人场景实则由佛蒙特州阿灵顿的陌生邻居充当模特。童年印象里的他始终疏离。
而我那波西米亚风格的父母更是天生的传统颠覆者。父亲作为长子尚被包容怪癖,母亲却因小儿麻痹后遗症的跛足、沾满油彩的牛仔裤、常年赤脚、不整齐的牙齿与马里兰口音,更因她直率的性格与色彩奔放的巨幅画作,即便在1960年代也显得与家族格格不入。
父母始终活在祖父盛名的阴影下,常通过讨论插画与纯艺术的区别寻求慰藉。94岁的父亲至今仍提及此事。祖父同样看重这个分野,因"仅是插画家"而自觉低人一等。他曾寄望长子成为真正的纯艺术家,却始终看不懂父亲的作品。
祖父壁炉上方始终挂着父亲的大型画作——暗褐色调的后工业废土场景中,一侧打着白色聚光灯。无数个夜晚,祖父总在酒酣时指着光点打断谈话:"杰瑞,那处白斑是什么?"多年间父亲给出无数答案,有个回答因他后来告诉我丈夫而令人难忘:"那是永恒彼岸的背面之表的内里。"
父母坚信纯艺术高于插画,我幼时便理解其中关键:一是金钱——插画为报酬创作,纯艺术为内心驱动;二是灵感——插画师受外界激发,纯艺术家仰赖飘忽的内在神启。这种坚持意味着清贫与风险,但回报是被视为更高阶的存在。
我五岁时父母和平离婚,母亲很快被排除在"完美洛克威尔感恩节"之外。其实她早该预见——这样的餐桌本无前任容身之处。她后来常提及1966年的旧事:当时她与父亲刚订婚,祖父正寻找模特扮演新婚夫妇,母亲主动请缨却被拒,理由是"完全不符合要求"。(我始终没查出对应画作,但总想象那是他1955年《结婚证书》的1960年代版。)
多年后在祖父博物馆档案里,我发现一组专业照片:订婚后父母正襟危坐,父亲发型整齐穿着 Polo衫,母亲身着淡蓝碎花太阳裙——惯常自制鲜艳服装的她,这套素雅装扮显然是为扮演新娘的特备行头。但他们的表情泄露了本性——嬉笑搞怪的面容旁,是祖父略带不悦的注视。
被放逐的第一年,父亲在电话里冷通知母亲感恩节不受欢迎,要求餐前送我到祖父家。从不理解界限的母亲,无法接受因离婚改变传统,在初雪中哭着开车送我前往。
最终母亲的理念获得胜利。1978年祖父去世后,她创立了无界限的圣诞传统——堪称完美洛克威尔感恩节的扭曲倒影。厌倦协调众多离婚家庭档期,她邀请所有人共庆"前任圣诞"。宾客名单包括:她的新婚丈夫、我父亲与其新妻、她前段婚姻的两个孩子、她的前夫与其女友、她更早感情中的两个孩子(据传生父因贩毒关在西班牙监狱)。担任舞台设计师的继父用复古礼帽、手杖、羽毛围脖等道具,为所有可能的组合拍摄正式全家福。有年所有人还手拉手绕屋唱颂歌。
我常想告诉那位抱怨自家不如洛克威尔完美的女士:我们离经叛道的庆典或许能给她安慰。洛克威尔家族同样要处理各种典型家庭问题,《免于匮乏的自由》本为展现丰足,却成了我们缺失之物的象征——那种不可能的和睦统一。真相是,它从未真实存在过。
常见问题解答
以下关于"诺曼·洛克威尔感恩节的怀旧梦想"的问答清单力求清晰实用、对话亲切
基础篇
1 什么是"诺曼·洛克威尔感恩节的怀旧梦想"?
这是指美国艺术家诺曼·洛克威尔在其1943年名画《免于匮乏的自由》中推广的完美和谐、以家庭为核心的理想化感恩节景象
2 人们谈论的是哪幅画作?
指的是洛克威尔的《免于匮乏的自由》,画面展现一个欢乐的大家庭围坐餐桌,祖母正端上巨型烤火鸡的场景
3 为何这幅画能经久不衰?
它代表了二战动荡时期人们对家庭团圆、丰衣足食与和平安宁的慰藉理想,已成为无数人心中完美美国节日的蓝图
4 洛克威尔自家的感恩节真如画中所示吗?
并非如此。画作使用模特并在工作室摆拍,是艺术化的理想呈现,并非其真实生活的记录
深层意义与文化影响
5 追求重现这种感恩节理想有何问题?
它设定了不切实际的高标准。现实生活充满家庭矛盾、烹饪失误与压力,盲目追求完美形象容易让人在自家庆典不尽如人意时产生挫败感
6 洛克威尔感恩节体现了哪些价值观?
强调团聚、感恩、慷慨、简朴与国家统一等主题——这些仍是当今节日期间许多人追求的核心价值
7 这幅画如何塑造现代感恩节习俗?
它深刻影响了传统庆典:从烤火鸡的核心地位到大家族聚会模式,乃至对完美餐桌布置的追求,已成为人们潜意识衡量节日成败的范本
实践建议与现代应用
8 如何汲取画作精神而不受其束缚?
聚焦核心情感而非完美表象。重视真诚的交流、表达感恩之心、珍惜与所爱之人共处的时光——即便火鸡烤焦、餐桌凌乱也无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