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瑞士巴塞尔一个静谧的周六午后。街道出奇地安静,一切都纤尘不染——巧克力店、亚麻制品店、意面啤酒馆整齐排列着。表面上看不出明天就是2025女足欧洲杯决赛,英格兰将迎战可能是世界最强队伍的西班牙——至少是博彩公司最看好的球队(关键是他们不押英格兰)。或许紧张感都藏在表象之下,潜伏在路人球迷紧绷的微笑里。

前国脚吉尔·斯科特在当地酒店喝着喜力啤酒告诉我,此刻母狮军团大概正在散步、喝咖啡或开赛前短会。到这个阶段,备战已经结束——临时抱佛脚太迟了。但她坚信姑娘们已准备就绪。即便在对阵意大利那场希望渺茫的半决赛中,她也从未怀疑她们能逆转。

"我压根没想过她们会打道回府——这感觉很奇怪,"她说,"最后补时一分钟,我转头对贝丝·米德的父亲说'她们还能创造一次机会'。话音刚落,汉普传中,米歇尔破门。完美绝杀。"如果——不,她们明天夺冠时(吉尔对此深信不疑),她说这将是比2022年更伟大的成就。如今竞争更激烈,压力更巨大。

周日来临,巴塞尔因涌入的英国球迷沸腾起来——男女老少,无数酷儿伴侣——脸上涂彩,旗帜挥舞,球衣加身。但西班牙球迷散发着从容自信。或许因为我们酒店靠近他们的球迷区,或许因她们在2023世界杯决赛击败过英格兰,就连他们随手把国旗塞进后兜的姿态都像在说:不错,但赢家是我们。

这时我想起吉尔坚定不移的信念——她与我和其他人分享过——母狮军团必将夺冠。若说有谁最懂,非她莫属,这位上届冠军成员。这个念头伴随我们前往球场,落座时紧攥着临时改装的喜力啤酒罐,瞪大眼睛屏息以待。

征程从来不易。英格兰队凭着坚韧、决心,有时是最后关头的运气才走到今天。球员们承受着种族歧视——主力后卫杰斯·卡特因此退出社交媒体——和无休止的性别歧视。随便翻翻TikTok评论,就能看到头像挂着英格兰国旗的男性对女足成功咬牙切齿。在喜力"社交账号互换"实验中,当吉尔与加里·内维尔互换账号直播欧冠时,加里收到诸如"回厨房去吧宝贝""足球还是留给男孩玩吧亲爱的"的回复。

"这凸显了足球界尚存的性别偏见,"吉尔说,虽然她不愿多想。还有比赛要赢,奖杯要举,女足运动正在迅猛发展。"仍有进步空间吗?百分之百。"

但此刻所有焦点都在决赛。开球时全场目光紧锁足球。第25分钟西班牙球员马里奥娜·卡尔登泰头槌破门,两座之外的吉尔纹丝不动。

"这说明英格兰要赢了,"有人低语。身后看台爆发的呐喊带着我本能理解的意味。这就是英格兰——她们予取予夺,没球队该这么早松懈。反观西班牙,她们移动速度快得诡异,球员不知疲倦地穿梭,近距离观察她们扭转身姿的动作近乎超人。

但英格兰的表现惊艳众人。汉娜·汉普顿飞身扑救,我们的球员机敏果决,防守时而固若金汤。当阿莱西娅·拉索下半场扳平比分,球场能量骤然转变,吉尔的话在我脑海回响:我们夺冠时。

点球大战令人窒息——电视观众肯定更煎熬——我揪着自己头发,仿佛输球就会当场消失。但当汉普顿扑出世界最佳女足球员艾塔娜·邦马蒂近乎完美的射门时,希望突然闪现:我们或许能蝉联欧洲杯。

接着克洛伊·凯利走向罚球点,英国球迷区泛起静默的自信。这场景我们见过——坚定走向罚球点的步伐,轻巧的垫步,若有似无的 smirk。如我们所料,她罚进致胜球,全场沸腾。《甜心卡罗尔》响彻球场,领奖台推出,烟花点亮夜空。一切如梦似幻。等等…我们真做到了?我茫然四顾。不是…啥?!

(图片来源:盖蒂图片社)

说"每个人都是赢家"很老套——尤其当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赢了!)。但对这个曾被禁赛至1971年的运动而言,奖杯之外有更值得庆祝的意义。西班牙本可轻松夺冠。赛后搭乘巴塞尔拥挤的电车,我满脸油彩地听说本届赛事创下纪录——女足欧洲杯史上最高上座率,空前的全球关注,决赛前已超4亿观众。

"我效力英格兰16年,亲眼见证女足发展何其幸运,"吉尔前一日对我说,"每次想起都忍不住微笑…我们该多停下来回味。这二十年的变化堪称天翻地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