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戛纳电影节既有星光熠熠的失望之作(《以死相爱》《埃丁顿》),也有好莱坞明星水准参差的导演处女作(克里斯汀·斯图尔特的《水年记》与斯嘉丽·约翰逊的《伟大的埃莉诺》),还有多部趣味性大于突破性的影片——韦斯·安德森的《腓尼基计划》、斯派克·李的《最高到最低》、理查德·林克莱特的《新浪潮》、小克莱伯·门多萨的《秘密特工》、阿基诺拉·戴维斯《父亲的影子》、卡拉·西蒙《朝圣路》以及迈克尔·安杰洛·科维诺的《分裂镇》。
但对我而言,有五部作品真正脱颖而出——从诗意的家庭伦理剧到黑色喜剧与彻骨惊悚片——自首映后便萦绕在我脑海。这些才是本届电影节不容错过的佳作。
### 《情感价值》
挪威导演约阿希姆·提尔继《世界上最糟糕的人》后再度携手蕾娜特·赖因斯夫与安德斯·丹尼尔森·李,既是对控制狂导演父亲与两姐妹的细腻剖析,也是以奥斯陆老宅崩塌为隐喻的跨年代家族史诗。堪称年度最佳影片的这部作品,以举重若轻的姿态平衡幽默与深刻,结局令我泪流不止。斯特兰·斯卡斯加德、英加·伊布斯多特·利勒奥斯与艾丽·范宁的表演堪称教科书级别,配合锋芒毕露的剧本,注定将冲击2026年颁奖季。
### 《纯属意外》
伊朗异见导演贾法·帕纳西出狱后(因"反体制宣传"罪名)秘密拍摄的首作。不同于其好友穆罕默德·拉索罗夫去年斩获评审团奖的《神圣无花果之种》,本片并非对政权的直接控诉,而是一部超现实复仇喜剧惊悚片:善良汽修工(瓦希德·莫巴舍里饰)偶遇酷似当年拷问者的男子(易卜拉欣·阿齐兹饰),随即引发连环绑架、正义追寻,并与该男子的其他受害者结成荒诞同盟。贿赂成性的警卫与突如其来的分娩等桥段,在荒诞中堆砌出揭露国家暴行的震撼结局,既令人捧腹又毛骨悚然。紧迫感与娱乐性兼具的杰作。
### 《阿尔法》
每届戛纳都需要一部引发两极评价的女性导演身体恐怖片——今年这份殊荣属于朱利亚·迪库诺(《钛》)。这部直击内脏的少女成长寓言设定在垃圾摇滚风行的90年代:13岁少女阿尔法(梅丽莎·博罗斯令人着魔的表演)遭遇神秘疫情,患者皮肤会先大理石化后灰飞烟灭。当阿尔法带着诡异纹身从派对归来,校园霸凌、偏执妄想接踵而至,而瘾君子叔叔(塔哈·拉希姆骇人出演)的染病归来更将混乱推向高潮。关于青春期与疫病的惊心记忆,看完再也无法摆脱。
### 《坠落之声》
这部瑕疵与胆识并存的诡异之作虽因含糊结局失分,却凭借不安意象与叙事诡计长久盘踞观者脑海。德国导演玛莎·席林斯基的梦幻年代拼图,以单一农庄为舞台横跨百年:二十世纪初着蓬蓬裙的早慧女孩阿尔玛(汉娜·赫克特)、二战时期无畏少女艾丽卡(莱娅·德林达)、70年代阴郁的安杰莉卡(莱娜·乌尔赞多夫斯基)与当代迷失少女伦卡(莱妮·盖斯勒)在此时空交错。当她们的生命轨迹开始重叠,共同承受的创伤与死亡逐渐浮现。两个半小时的散漫叙事考验耐心,但其野心与萦绕不散的魔力令人难忘。
### 《流浪儿》
刚凭《宝贝女孩》崭露头角的哈里斯·迪金森交出一部惊艳导演处女作,跟踪无家可归者迈克(弗兰克·迪兰饰)在伦敦街头求生的轨迹。影片以粗粝真实感记录他与善良陌生人、同类流浪者、临时工作、爱情及毒瘾的遭遇。迪金森拒绝简单解决方案,塑造出复杂而深刻的人性图景。视觉语言极具冲击力,证明其与伊丽莎·希特曼、鲁本·奥斯特伦德等先锋导演比肩的才华。某些大胆尝试(包括摇晃的结尾)未尽完美,但作为处女作已显非凡自信。片中原子少女猫《重获完整》的绝妙运用更是加分项——散场后你定会哼唱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