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25岁瑞妮·拉普的人都知道,这位新生代偶像从不掩饰锋芒——无论是坦率直言还是纵情高歌。听听她新专辑《咬我啊》主打单曲《别来烦我》中那句病毒式传播的歌词:"带走了我的性爱戏份,那部剧现在索然无味",这分明是对她2023年退出《大学女生的性爱生活》剧组的调侃。同样的率真特质也贯穿了她的《贱女孩》宣传期,最精彩的莫过于她在《周六夜现场》开玩笑说自己接受了"40小时法庭强制的媒体培训"。

尽管拥有犀利机智与耀眼履历(百老汇、电视剧、畅销首专、巴黎欧莱雅代言),拉普却公开承认深受冒名顶替综合征困扰。这种矛盾张力催生出《咬我啊》——一张交织着原始情绪的专辑:自信与不安,成功的巅峰与重压。这是继2023年《雪天使》之后更具宣泄性的新篇章,而拉普永远有说不完的故事。

《Vogue》:专辑名《咬我啊》是个经典的小气怼人话,灵感从何而来?
瑞妮·拉普:我爸爸整天把这话挂嘴边。他是最温柔的人,但骂起人来像个水手。每次听他蹦出句"哦,咬我啊!"我就想,这简直像漂亮坏女孩被老师训话时不敢说脏话的替代品。特别符合我当时的状态:不堪重负、精疲力尽。这就是PG-13分级版的"给我滚远点"。

《Vogue》:整张专辑张扬愤怒,充满清算意味。这是预先设定还是创作中自然形成的?
拉普:态度和标题是最早确定的。我写的可不是自怜自艾——那该是另一张专辑了。

《Vogue》:琼·杰特的影响很明显,尤其在《别来烦我》里。她哪点吸引你?
拉普:首先她是女同icon。而且我们名字缩写都是双字母(RR和JJ),很巧吧?但她的气场才是无敌的——那种兼具美丽与阳刚的锐利感。她越锋芒毕露,人们越买账。我太爱这点。

《Vogue》:有些歌明显在影射真人——措辞可不友善。当事人知道吗?万一发片后遇见怎么办?
拉普:我从不蹑手蹑脚。真遇上了就见招拆招。其实这些歌都是混合体,要真列个名单,我自己都会惊讶居然涉及这么多前任、现任和老友。当我讨厌谁的时候,对方心知肚明——所以他们要是对号入座也不会意外。

不过人们总爱瞎猜原型,通常都猜错。我的人生规划可不会绕着讨厌鬼打转。让我不爽的人动摇不了我——但为你好请保持15米距离。我整天都得和看不惯的人共处,早习惯了。这些年不都这么过来的吗?我可是个成熟的大人了。

《Vogue》:《别来烦我》里有句"签了上百份保密协议,照样大嘴巴",这听着像Jay-Z的手笔。是夸张说法吗?真签了上百份?还是说其实就十来份?
拉普:这简直是最高赞誉。应该超过十份了,保密协议的出现频率超乎想象。我自己就常让人签——总有些事不想外传。但真正严肃的保密协议只签过一两次。

说实话保密协议就像停车标志——只是建议。圈内好多人用它掩盖丑事。要是问心无愧,谁会怕别人违约?害怕的人才该反省。

《Vogue》:你公众形象耿直犀利。刚提到父亲影响,这是根源吗?
拉普:绝对有影响。他说话有种特别的节奏,认错时也坦荡,总激励着我。我接受采访或表演时从不想"怎么完美表现",只求保持真我。这不是算计,是家教使然。所见即所得。

《Vogue》:是否因为见过太多虚伪,才更崇尚真实?认识些镜头前后判若两人的公众人物吗?
拉普:说实话我只亲近表里如一的人。当然知道有些人表面甜心背后使绊,但我圈子里的都是值得尊敬的榜样。

做自己不等于全盘托出。别看我坦率,其实大有保留。这么说可能显得傲慢,但算是心理博弈——我只分享舒适区内的内容。

《Vogue》:你曾说"无论多少人说我发展顺利,不够好的恐惧总会袭来"。这很让人意外——你看上去那么自信。就连当年劳拉·班南蒂...
(回忆吉米奖时她开玩笑:"我再也不会有18岁时的自信了")如何平衡这种自信与冒名顶替感?

人们眼中的我和自我认知差距很大。按理说随着认可增多,这种感受会消退——但并没有。我展现的自信形象有时自己都感觉陌生。

我相信自己,同时也害怕。承认这两点都有力量。常和哥哥讨论这个——他一年半前才决定当演员,突然被发现能歌善舞。我们职业阶段不同,他会说"好想要那个角色,觉得自己不够格",我就告诉他:"我已经干了七年,接过不少工作,现在被人夸成绩好时照样觉得自己糟透了。"不知这算不算安慰,但这就是人性。需要在自我接纳中找到平衡——我还在路上。

《Vogue》:戏剧背景是否影响专辑创作?
剧场教会我掌控嗓音。舞台演员需要惊人的声乐力量——除非你是白人,他们会对平庸技术网开一面。哪个行业都这样,音乐剧尤甚。他们就爱奖励这种人。

我学到最宝贵的是抱病演出的专业精神。圣诞夜那次我食物中毒瘫在地上请假,剧组说"平安夜缺席影响不好",我硬撑着上场,觉得自己快死了,但学会了强撑。

都说能演音乐剧就能胜任任何事。我深以为然。百老汇是磨砺也是荣耀,是履历表上我真正自豪的部分。能熬过来的都是狠角色。

《Vogue》:考虑重返百老汇吗?
将来可能,但不是现在。也许五到十年后,等实现其他音乐目标再说。

《Vogue》:最后聊聊和拉弗恩·考克斯共同担任2025年世界骄傲大游行总指挥的感受?
拉弗恩说得精辟。我告诉她社交焦虑让我想吐,她说"我也是"。但我们认为Visibility很重要——当下更需要团结抗争。骄傲本就是场抗议,能在华盛顿特区这个"充斥着人类渣滓的政府"地盘举办意义非凡。我还带上了朋友们——浩浩荡荡的酷儿军团,外加一位荣誉直男伙伴。特别美好。反正她穿衣风格本来就很缤纷,完全没问题。

(本次访谈经过编辑与精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