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歌厅》这些年来从不缺少出人意料的选角——其碎片式叙事与夜总会场景设定,让各类表演者都能自如融入魏玛时代的角色,也留给观众无限遐想空间:下一位接棒者会是谁?
但当乡村歌手奥维尔·派克将在此次复排版中首次亮相百老汇、饰演主持人的消息传出时,那些感到诧异的人只需把目光投向他的标志性面具之外。这位始终为身世蒙上神秘面纱的艺人,实则是科班出身的舞者与音乐剧演员,甚至与德国渊源颇深——童年时期曾在那里从事配音工作。因此他塑造的主持人形象之惊艳(坦白说,其对欲望与威胁间微妙界限的本能把控,简直可与乔尔·格雷、艾伦·卡明比肩)本不该令人如此惊讶。
这个1939年柏林堕落夜总会的主持人本就以神秘为生,但派克告诉《Vogue》,他从未考虑过戴面具出演:”那会让表演变成个人秀而非服务剧情。”不过在首演前几天,他仍打趣道不知聚光灯首次照亮真容时会作何反应:”我很好奇自己是会享受这种刺激,还是会灵魂出窍——或者直接精神崩溃。”
截至4月7日,当派克与最新一任莎莉·鲍尔斯的扮演者伊娃·诺布勒扎达搭档满一周时,剧组举办了星光熠熠的庆典演出。现场既有戏剧界明星,也有派克紧密团结的酷儿网友圈好友。被改造成”猫鼬俱乐部”的剧院里,安德鲁·兰内尔斯、康拉德·里卡摩拉等熟面孔与派克的亲友团济济一堂——包括恰佩尔·罗恩、拉里·欧文斯、《鲁保罗变装皇后秀》的崔克茜·马特尔等一众变装明星,甚至还有他在MV拍摄中结识的意外之友诺曼·瑞杜斯夫妇。
庆功派对上,约翰·沃特斯妙语连珠,诺布勒扎达头戴海蒂·拉玛风格发饰与未婚夫举杯。身着RRL刺绣靛蓝牛仔礼服的派克则紧挨着好友布兰妮·布洛斯基。事实证明,当聚光灯亮起的刹那,所有忐忑都烟消云散。以下是首演前我们的对话节选:
《Vogue》:作为酷儿艺术家,你身上的三大特质——情欲、表演欲与神秘感——恰是《歌厅》核心,尤其体现在主持人角色。如何将这些注入表演?
派克:这些都是我职业生涯与自我的组成部分。神秘感最令我着迷,无论是我的创作还是这个角色。面具(无论实体或隐喻)引出的命题耐人寻味:我们想成为谁?愿暴露多少脆弱?面具之下究竟是谁?我一直说面具能让我更做自己——没有它时反而像戴着社交假面。《歌厅》正探讨了这点:那些潜伏在笑容下的仇恨与偏见。
主持人既置身剧情又超然其外,你如何把握这种状态?
我看过的每个版本里,主持人总让人疑惑:他是真实存在?幽灵?象征?我的答案是”全是”。但我不想让他沦为纯粹的表演符号。我首先将他锚定为真实的人。剧中每个角色来到柏林或猫鼬俱乐部各有缘由,他们在法西斯肆虐的世界里基于身份做出选择。而主持人纵情享受俱乐部给予的自由,但本质上,他就是德国的化身——这是终极困境:抵抗还是同流合污?
[笑] 我从未渴望扮演莎莉,但《或许这次》始终是我最爱的曲目。这首写给表面轻浮派对女孩的歌,揭露了所有人共同的渴求:被爱、被接纳、被选择。那种乡村音乐般的粗粝脆弱感或许正是我的挚爱。
阔别剧场多年,突然加入成熟剧组堪称烈火洗礼。37岁的我要学会保存体力(笑),适应严格时间表更是奢侈的烦恼。但能在百老汇演绎梦想了25年的角色,我甘之如饴。
[大笑] 从何说起?圆形剧场要求能量向四面八方辐射。年轻时跳舞会偷偷调整面向观众的角度,现在你必须记住每个方向的观众都值得同等投入——这钱他们花得值。
(本次访谈经过编辑与浓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