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变美的那个夏天》第三季第八集中,贝莉·康克林对康拉德·费舍尔说了些重话。在她即将嫁给康拉德的弟弟杰里米亚的前夜,康拉德在海边自家别墅外向她表白心迹——这个事实观众早已心知肚明:多年前,因母亲离世深陷悲痛与焦虑的康拉德主动与贝莉分手,数月后她便开始与杰里米亚交往。
如今三人都已二十出头(而非当年的十七岁),康拉德恳求贝莉取消婚礼,且强调并非只为他自己考虑。贝莉和杰里米亚都尚未大学毕业,也没有正式工作。她手上的戒指像是游戏厅的奖品,而杰里米亚的信用评分堪称收车员的天堂。
但贝莉毫不退让。"请你离开,"她对康拉德说,"编个像样的借口走吧——去波士顿、去加州,去哪儿都行。立刻从我眼前消失。"
康拉德面露困惑。或许是因为她近来屡屡示好:替他处理冲浪伤口时主动凑近欲吻;圣诞节期间瞒着他弟弟与他共度数日。又或许是因为她竟敢在他自己家里下逐客令。
必须声明:作为千禧一代女性,我坚持追看《我变美的那个夏天》。这剧适合我的年龄层吗?不适合。但它是否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毫无疑问。少女时期,完成作业家务后,我会看《绯闻女孩》《吉尔莫女孩》或《新飞跃比弗利》。每周三偷偷溜到地下室看《橘子郡男孩》——母亲曾禁止我看这部剧,因为她发现12岁的我在看米莎·巴顿饰演的角色独自在海边灌伏特加的片段(明智的管教,但没能阻止我。"你在下面干什么?"她喊道。"看《麻辣女孩》!"我一边答应,一边盯着玛丽莎·库珀与奥利维亚·王尔德热吻)。
正是这些剧集的长期熏陶,让我有底气说出可能在TikTok上遭网暴的论断:贝莉·康克林是当下荧幕上最令人恼火的女性角色。
第一季中的贝莉是个天真少女,以每年在表亲海滩家族友人的海滨别墅度过的夏日丈量人生。费舍尔家两个与她年龄相仿的儿子,使纯真的童年友谊在贝莉"变美"的那个夏天(片名由来)彻底变质,随后展开了与两兄弟的暧昧纠缠。
从《绯闻女孩》的塞雷娜、布莱尔与内特,到《橘子郡男孩》的塞斯、萨默与安娜,三角恋永远是青春剧的核心要素。《我变美的那个夏天》将这一套路发挥得淋漓尽致。前两季中,观众始终纠结贝莉该选择阴郁睿智的康拉德,还是风趣细腻的杰里米亚。但到第三季,几乎所有角色都在成长——唯独女主本人例外。
就读于芬奇学院(剧情强烈暗示这并非名校)的贝莉,除了男友杰里米亚和发小泰勒外仅交到一个密友。她对人生方向举棋不定(运动心理学?),考虑过赴巴黎留学,却在杰里米亚需要延期毕业时放弃计划——尽管对方曾背叛过她。
从青年期向成年期的过渡本就艰难,但贝莉的恼人之处在于她坚信自己早已成熟。她不顾亲友劝阻接受了杰里米亚的求婚。当哥哥史蒂文提前从普林斯顿毕业并创业,挚友泰勒获得纽约知名公司实习机会时,贝莉大多时间都在未婚夫富豪家庭的两处住宅间游荡——令杰里米亚的父亲不胜其烦。("您说过她想住多久都行",当贝莉堵塞波士顿公寓淋浴排水管时杰里米亚提醒亚当·费舍尔。"是,但已经两周了,杰",亚当回答。)
显然,贝莉不仅以表亲海滩的夏日丈量人生——更以此定义自我。她非费舍尔家人却全然融入的状态令人不安(坦白说,家人不会那样对待家人)。若失去海滨别墅,她是谁?若没有费舍尔家的男友?贝莉几乎从未尝试探寻答案。"苏珊娜说我出生时,她就知道我会成为她某个儿子的命中注定",她在第二季提及康拉德兄弟已故母亲时这样说道。
有种对《傲慢与偏见》的解读认为,伊丽莎白·班内特是在见到达西的彭伯利庄园后才真正倾心。奥斯汀写道:"她从未见过如此得天独厚的地方,自然之美极少被拙劣品味破坏...此刻她觉得成为彭伯利女主人或许是件美事!"类似逻辑回荡在贝莉谈论表亲海滩的方式中。我确信她爱的是费舍尔兄弟本身,但她似乎也认定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家宅理当属于自己。正如她在首集所言:"只有到了六月,来到那片海滩,走进那座房子,我的人生才真正开始。"
但贝莉仍有转机。第九集中,杰里米亚解除婚约后,她终于前往巴黎。在被迫结交新友、独立生活——没有父母、没有迷人兄弟、没有千万豪宅可依赖的环境中,她抛弃了稚气的昵称,以伊莎贝拉的本名走向成熟。她的蜕变值得期待。
常见问题解答
以下是以自然对话风格整理的关于《我变美的那个夏天》中贝莉·康克林角色问题的常见问答
基础问题
问:贝莉·康克林是谁?
答:贝莉是该书系列的主角兼叙述者,故事围绕她的夏日经历以及与康拉德、杰里米亚·费舍尔两兄弟的复杂感情展开。
问:贝莉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主要问题在于她常显得幼稚、自我中心且优柔寡断,其行为经常伤害身边人,尤其令深陷情感纠葛的两兄弟痛苦。
问:为何观众觉得贝莉讨厌?
答:许多读者认为她过度戏剧化,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在康拉德和杰里米亚之间反复摇摆却从未充分考虑他们的感受。
问:她是坏人吗?
答:并非本质恶劣。她是个有缺陷但写实的青少年角色,正在初尝爱情与悲痛的滋味。她的错误源于不成熟和缺乏自省,而非恶意。
深度探讨
问:贝莉的自我中心如何影响故事?
答:这构成了故事的核心冲突。例如苏珊娜去世后,贝莉过度专注自身悲痛和感情问题,却忽视康拉德、杰里米亚乃至自己母亲所承受的更深重 grief。
问:能否举例说明她做出的问题抉择?
答:典型例子是接受杰里米亚求婚。她明知自己仍爱着康拉德,却仍选择杰里米亚作为逃避孤独、强行走出情伤的替代品,这为所有人埋下了更深的心碎伏笔。
问:她与母亲劳蕾尔的关系如何影响其行为?
答:贝莉常反抗意志坚强的母亲,转而从费舍尔家族寻求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渴望融入他们世界的执念加剧了她对两兄弟的痴迷。
问:贝莉角色有积极面吗?
答:有的。她对所爱之人极度忠诚,具有韧性,并且最终实现了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