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有点喘不过气来,"帕齐·费兰说道。晨光透过百叶窗洒进她伦敦家中的书房,身后是摆满彩色书籍的书架,墙上挂着复古的《生活多美好》海报。"最近我沉浸在一系列关于女性迷失自我、走向毁灭最终又找到救赎的故事里,"她继续说着,"这类题材在七八年前曾风靡一时,比如奥黛莎·莫思斐的作品。当时我很着迷,但现在——或许因为年纪渐长——我只想说:姑娘们,振作点!"

费兰今早刚读完萨姆·科恩的《莎拉之地》,这部关于多重莎拉的怪诞寓言重新点燃了她的热情。"我读得入迷,昨天差点错过地铁站,"她笑着承认。

这种故事能吸引她并不意外——多年来费兰在舞台和银幕上不断挑战复杂角色。其最新演绎的是PBS改编自吉尔·霍尼2020年小说的《奥斯汀小姐》中简·奥斯汀本人。她将这位创作了《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的机敏狡黠作家演绎得魅力十足,喜剧节奏拿捏精准(与饰演姐姐卡桑德拉的基莉·霍斯形成绝妙搭档)。今年正值奥斯汀诞辰250周年,这部剧集不仅呈现摄政时代的优雅风范,更通过全明星阵容探讨姐妹情谊、女性隐忍与抗争。

她还在丽贝卡·弗雷克纳尔复排的《欲望号街车》中与保罗·麦斯卡演对手戏饰演布兰奇·杜波依斯,并在《黑镜》最新季某集里扮演令人心碎的AI助手。

这位西班牙裔英国演员坦言,当《街车》从西区成功转战纽约布鲁克林音乐学院时,她曾忐忑不安:"我们要用非常英式且反传统的方式,把这出美国经典带到纽约,"她回忆道,"我做好了被喝倒彩的准备。提前一年半就知道纽约巡演计划,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给自己做心理建设。"

最终她调整了心态:"就当是场实验——敞开心扉去呈现,结果顺其自然。首场预演时,观众的热烈反响让我们目瞪口呆。"六周演出场场爆满,评论界盛赞费兰"具有启示性的表演"。

"谢幕时我们站在台上面面相觑,心想天啊他们居然爱看这个!"她说道,"表演的奇妙在于你既是艺术的组成部分,又承载着极度私人的体验。当效果不佳时,很难不往心里去——你的面容、身体、思想都成了故事的载体。"

在纽约高强度演出让这六周成为她生命中最亢奋的时光:"幸运的是,工作状态下我的身体总能超常发挥——何况面对如此精彩的剧本和才华横溢的搭档,表演甚至变得轻松愉快...但结束后?我彻底垮了,需要长时间静卧不动。"在接演布兰奇前,费兰刚凭弗雷克纳尔复排的田纳西·威廉斯冷门剧作《夏与烟》斩获奥利弗奖,为体验角色还专程前往密西西比。但当原定布兰奇演员受伤时,她仅在伦敦首演前彩排四天就顶替上场,为此甚至取消了蜜月。

"当时连走位和台词顺序都记不全,"她坦言,"现在回想,若准备时间充裕,我可能会把布兰奇演绎得更传统女性化——就像常见版本那样。"

但诠释这个神经质角色仍令她身心俱疲:"它激发了我的焦虑症,纽约巡演前经历了心理危机。重返角色时感受更私人化——你可以离开戏剧,但戏剧有时不会离开你。"

尽管角色消耗巨大,她始终被"隐忍的痛苦"吸引:"这种脆弱性太迷人了——田纳西·威廉斯写得入木三分。"而简·奥斯汀则带来别样愉悦:"她的机锋让我解放。平时我说话慢半拍,扮演总能妙语连珠的角色实在太畅快了。"

虽然热爱阅读,费兰直到成年才真正读懂奥斯汀小说中犀利的社会观察与丰满人物:"少女时代完全没理解《傲慢与偏见》,"她承认当时更爱勃朗特姐妹。但为角色重读奥斯汀时,她彻底沦陷:"《劝导》美得惊人,《理智与情感》如此精妙。那种张力、渴望,以及她剖析社会的方式永不过时。三十多岁的我常被触动——奥斯汀笔下的女性总把他人放在首位,这种责任感会引起很多女性共鸣,我全情注入了表演。"

费兰是在老维克剧院出演《卖花女》期间试镜《奥斯汀小姐》的。"直到拿到角色才意识到我多么需要它,"她说。她热爱那些戏服——"平时不爱化妆总显得憔悴,但每天容光焕发穿着高腰裙上班感觉真好!束腰裙里想吃什么都可以"——以及全女性制作团队的扶持:"戏里戏外都像姐妹会。"

接下来她将参演查理·考夫曼改编自伊多·格芬《耶路撒冷海滩》的《后来的战争》,与埃迪·雷德梅恩、泰莎·汤普森合作,还有部保密电影。"至今不敢相信这些机会,"她说,"剧场是家,电视剧拍了多年总觉得轻松。这次完全不同。"

眼下短暂休整期,她正恶补书籍影剧:"从纽约回来行李箱装了22本书,"她笑着展示书单,包括卡维·阿克巴的《殉道者》和丽塔·布尔温克尔的《爆头》。还期待观看马克·罗森布拉特的《巨人》(约翰·利思戈饰罗尔德·达尔)、大卫·阿杰米破纪录的《立体声》及桑德海姆遗作《我们在此》。电影方面则期待《雷霆特工队》——"全是喜欢的演员,我偏爱漫威更颠覆的作品"——和未详谈的《罪》。

但最令她兴奋的是自身事业现状:"这是片未知海域,"她说,"我乘着浪头希望它持续,下两部作品将与信任我的杰出导演合作更重要的角色。既刺激又紧张!从业十年后一切仍充满新鲜感。虽然骨子里爱按部就班,但我不断迎接新挑战——正尽情享受这段人生篇章。"

《奥斯汀小姐》现正于PBS精品剧场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