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你梦寐以求的房子——里面停着你的梦想豪车,摆满设计师手袋和鞋子,还有花不完的钞票与黄金。在台湾,这些奢侈品的复制品由竹骨彩纸扎制而成,常见于葬礼与祭奠仪式。这些几可乱真的纸扎祭品往往与实物等大,人们通过焚烧仪式将它们送往冥界,相信逝者灵魂与生者一样需要物质享受。

这种为祭祀、丧葬与节庆制作纸偶的传统被称为纸扎,是台湾一项道教民间工艺。世代经营作坊的匠人们用纸张塑造神像、动物、钱币、花卉乃至衣食住行各类用品。张徐展便成长于台北一家百年纸扎作坊,自幼学习祭祀技艺。深植于台湾仪式文化的他,如今将这门手艺转化为影像艺术、雕塑与装置,用同样的纸张为定格动画制作富有表现力的纸偶与立体布景。

他那些令人着迷的作品充满戏谑、超现实与荒诞色彩,时而怪诞离奇——深受大卫·林奇等艺术家及杨·史云梅耶、奎氏兄弟等动画大师影响。37岁的张徐展以纸张为媒介,探索传统如何演变、融合与跨界。

今年六月,他的沉浸式多媒体装置在第十二届圣塔菲国际艺术双年展开幕式上惊艳全场。这场由塞西莉亚·阿莱马尼(高线艺术总监兼2022威尼斯双年展艺术总监)策划的重要展览,集结14个场馆70余位艺术家的300多件作品。

在国际民间艺术博物馆(MOIFA),观众步入幽暗展厅,墙面与天花板上蜿蜒的报纸条营造出洞穴或神话生物鳞甲的意境。这里放映着张徐展16分钟的影片热带复眼(2020-22)——改编自东南亚民间传说,讲述聪明鼠鹿借鳄鱼背渡河的智胜故事。片中动物演奏微型乐器的画面,与激烈的打击乐配乐形成奇妙呼应。

这部由五人团队在狭小工作室耗时三年完成的影片,荣获2022年金马奖最佳动画短片——华语影坛最具声望的荣誉。MOIFA策展人劳拉·艾迪生指出,不同年龄的观众都为之着迷:"博物馆里能让人专注17分钟实属罕见,但很多人会看完影片并驻足重观。"

拥有全球最大民间艺术收藏的MOIFA认为张徐展的作品与之高度契合。"他既深植台湾民间传统,又以个人视角进行转化,"艾迪生评价道。展览同期呈现馆藏丧葬仪式物品,包括精美的墨西哥亡灵节祭坛与1880年巴黎墓园花环,构建不同文明祭奠传统的对话。

展品中有一件19世纪末象牙色永生花环(丧葬花圈),来自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这种珠饰花环曾是法国鲜花祭品的时尚替代品。另有MOIFA收藏的1950-60年代台湾纸扎,经张徐展辨认部分制作者后,展签现已标注匠人姓名。"这正是展览创造的有意义联结,"他表示,"将当代艺术与深植土地的集体记忆相连。"

博物馆收藏的台湾纸扎包含动物、天使、舞者与偶人形象。阿莱马尼去年担任艺术奖项评审时初遇张徐展作品,立即被其工艺细节震撼。"看似简单实则制作极其精密,"她告诉Vogue,"我喜爱其中童话质感与深厚仪轨的平衡,这源于他的家族与文化根基。"

她认为这与MOIFA完美契合:"民间艺术具有普世吸引力——亲切而不疏离。我希望这个装置能同时打动儿童、普通观众与当代艺术群体。当代艺术能为现有馆藏提供新视角。"从1940年代原生艺术到六七十年女性主义与观念艺术家重拾工艺传统,再到当今艺坛对民间元素的吸纳,民间与当代艺术的界限始终流动。艾未未、尼克·凯夫、艾尔·安纳祖、金守子与杰弗里·吉布森等艺术家都曾借鉴民间传统。

但对张徐展而言,"台湾仪式工艺在我成长时不被视为艺术,而是谋生手段。"他承认曾想逃离这个行当,如今却在自主创作中找到了自由。"我与这些材料的独特关系在于,我不视其为固定文化符号,"他说,"它们早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我的使用是本能反应。这不是远距离观察,而是生活经验的自然流露。"

例如在台湾,纸偶通常庄重陈列于灵堂。但在他堆满存货的家中,"它们像蝙蝠一样悬在天花板上待售。这些日常记忆让我避免对传统进行陈腐解读,找到重新想象的方式。"张徐展坦言仍在从事家业的父亲不理解他的事业——曾批评其动物雕塑"不够写实"——但已听闻朋友对其成就的赞誉。这位艺术家在亚洲举办过个展,并参与欧美联展与影展。今年初纽约高线公园放映了他的影片。目前他正创作新作,探讨从印度到越南、中日的水灯节传统。

故事与传统的跨文化共鸣常激发其创作。比如他先在印尼听闻鼠鹿故事,后发现在台湾日本有不同动物版本的类似传说。西方人熟悉的姜饼人童话,日本浦岛太郎游龙宫的传说,都呈现跨文化呼应。

当主角在海底宫殿度过数日,返回人间已过百年——这个常被比作《李伯大梦》的故事,在爱尔兰、葡萄牙、越南与中国民间都有变体。细心的观众会发现热带复眼中,主角从鼠鹿变为老鼠再幻化成兔,鳄鱼转瞬化作螃蟹与水牛,映射这类传说角色在不同文化中的变形记。

如今台湾仅存少数家族延续传统纸扎工艺。20世纪末机器量产祭品席卷市场,迫使许多匠人转行。年轻一代也逐渐疏离这项技艺及其文化内涵。但民间传统本就潮起潮落——留存者必随时代嬗变。"我们视其为活态传统,是持续故事的一部分,"艾迪生阐释,"我们的工作正是提醒人们这些实践仍在延续,而非历史遗存。"

第十二届圣塔菲国际艺术双年展:往昔之界展期至2026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