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那种总爱拖着男友参加闺蜜聚会(认真的吗布拉德,快回家吧!)、事事以男友需求为优先的姐妹吗?无论是帮他洗衣服,还是为防止他陷入"男性孤独危机"而强行维持他的社交活跃度——现在这类女性有了专属称号:"男人管家"(mankeeper),她们为管理消极伴侣所付出的心力则被称为"男人管家行为"(mankeeping)。
但这个概念从何而来?为何会引发争议?以下是关键解读:
何为男人管家行为?
该术语特指直女在异性恋关系中常承担的情感与社会劳动,尤其围绕维持男性社交联结展开。源自斯坦福大学2024年研究报告《男人管家理论:男性友谊衰退与女性相关劳动作为性别不平等结构要素》,研究者将其定义为女性对男性社交支持缺位的补偿——这种隐形付出往往得不到回报,持续消耗女性的时间与幸福感。
典型案例:
想想《辛普森一家》的玛姬——霍默在莫氏酒吧与兄弟喝酒时,玛姬包揽了所有事务:确保他履行父职、按时看医生、完成家务,像个正常成年人那样生活。
或是《吉尔莫女孩》中,洛蕾莱和苏琪强行撮合卢克与杰克逊社交(尽管两人满脸抗拒)。甚至《摩登家庭》的克莱尔·邓菲也可能入选——不过她到底是男人管家,还是单纯控制欲爆棚的处女座?
问题根源:
表面看,支持伴侣社交似乎无可厚非。但男人管家行为本质是单向付出。正如斯坦福研究员伊根·迪恩指出:这可能表现为妻子管理丈夫的社交日程、替他给男方朋友买生日贺卡、担任兄弟的主要情感支柱——却从未获得同等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