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关注莉娜·邓纳姆的职业生涯或读过她在本刊发表的一些动人文章,或许会知道她从不讳言分享个人困境——无论是情感问题、健康状况,甚至是指甲过长这种琐事。她非虚构作品的标志性特质在于,将对身体层面的深刻反思与对日常生活坚韧与幽默的敏锐观察相融合。在《Vogue》一篇关于子宫切除手术的文章中,她写道:"我的护士美得如同超模,言语讥诮又古怪,就像电视剧里制作人试图用眼镜削弱其光芒的配角女郎。"

今春,在畅销回忆录《不是我那种女孩》问世十年后,她将推出第二部著作《名望症候群》。这部非虚构作品探讨了健康问题如何与她备受关注的公众生活交织共生。谈及通过翻查旧邮件和日记完成的写作过程,她表示:"我感觉自己像悬疑电影里对着剪报和红线梳理线索的侦探,试图拼凑出事件的全貌、经过与缘由。"

当然,这本书不仅是医疗谜题追踪。它还审视了野心、取悦他人的冲动——尤其作为年轻女性——以及当这些驱动力与身体极限碰撞时的境况。邓纳姆23岁时初获成功,其处女作《微型家具》于2010年问世,2012年又推出《都市女孩》。恰在同一时期,她的健康危机与药物滥用问题日益加剧。

她承认,尽管身负责任与渴望,当时却难以放缓脚步。影视创作于她如同"参加奥运会——感冒与否都不重要,这可是奥运会"。转机出现在她所说的"超驰功能失效,再也无法为维持日常生活而压抑需求"的时刻。

回望2018年,她称那一年仿佛"不复存在",如同跌入"镜子另一面"的异度空间。"你会开始觉得:我已不再属于生者之境,还能回去吗?"(新书封面采用她长期推崇的安娜·加斯克尔摄影作品,暗合《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意象,绝非偶然。)

她曾担心坦诚困境会让人视自己为负累:"恕我直言,我们生活在能力至上的资本主义世界,生产能力与个人价值被紧密捆绑。"如今她相信"如实讲述困境之艰与破局之道,反而会让你成为可靠的存在"。同类型作家如莱斯利·詹姆森、梅丽莎·费博斯、电视制作人芭芭拉·戈登(回忆录《尽力起舞》作者)及琼·狄迪恩(尤以《蓝色之夜》为甚)都给予她慰藉与灵感。

这部耗时七年的新作被邓纳姆视为与首部迥异之作:"我以首部作品为荣,但回顾28岁出版那些人生教条时的自己实在有趣——仿佛我能预知未来似的。"新书更像是她以事后之明清晰写就的人生十年三部曲:"年轻时我不懂 hindsight(后见之明)与时间的力量——它们不仅能帮你理解遭遇,更能让你看清自身动机与行为。因此虽然文风依旧,但我希望与所述事件保持更审慎的抽离。"

关注邓纳姆近期动态的人多半知道,她的人生新篇章始于几年前与音乐人路易斯·费尔伯的婚姻,二人合作创作了最新剧集《太过分了》。"并非遇见丈夫就让一切完美,"她强调,"但唯有内心获得某种平静,我才能建立这段关系。"于她而言,幸福结局不在于浪漫爱情,而在于"带着新视角、新方法、更好的情绪管理能力重获新生"。

我们期待继续追随她的旅程。《名望症候群》将由兰登书屋于2026年4月14日出版。

常见问题解答
关于莉娜·邓纳姆第二本书的常见问题

1 莉娜·邓纳姆是谁?
美国演员、作家兼导演,以创作并主演HBO剧集《都市女孩》闻名,另著有散文集与回忆录。

2 新书书名是什么?
目前尚未正式公布,预计接近发行日期时揭晓。

3 具体发行时间?
计划明年春季上市,具体日期将由出版社后续公布。

4 书籍内容?
细节有限,但可能延续首部作品《不是我那种女孩》的风格,包含个人经历与反思的散文或回忆录。

5 属于虚构还是非虚构?
基于其以往创作,预计为非虚构类自传或散文体。

6 出版社信息?
尚未官方确认,但应与首部作品类似由大型出版社(如兰登书屋)发行。

7 会推出有声书吗?
可能性极大,其首部作品即由作者亲自旁白的有声书。

8 如何预订?
待书名与封面公布后,亚马逊、巴诺书店等主流零售商及独立书店将开放预订。

9 作者公开讨论过新书主题吗?
尚未详细透露,临近发行期或通过访谈及社交媒体分享更多。

10 与首部作品相比如何?
具体未知,可能延续真诚个人叙述风格,但会融入近年新经历。

11 会有巡回宣传活动吗?
新书发行时作者巡回宣传是惯例,签售等活动细节将后续公布。

12 出版会引发争议吗?
鉴于邓纳姆过往作品常引发讨论,可能存在争议点,但具体需待作品面世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