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就这样…》第三季即将开播,又或许是我们正身处怀旧浪潮,但我的抖音推荐页从未如此痴迷于凯莉·布雷萧。粉丝剪辑视频铺天盖地,她的声音不断从我手机里传出,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这个神经质又自我中心的《Vogue》专栏作家——永远抗拒不了情感疏离的男人,总能把所有话题绕回自己身上——不知怎的竟成了Z世代新晋的”顶流女孩”。
“她这样真实到可怕”,一条评论出现在凯莉戏剧性宣称“我们彻底完了…我们需要一个新词来形容’完了'”的片段下方。
但追捧凯莉并非历来如此。当《欲望都市》1998年首播时,该剧因对约会文化与性别政治的犀利洞察和机智台词备受赞誉。但随着剧情推进,凯莉的做派逐渐令人疲惫。“多年来它始终是部讨喜耐看的都市轻喜剧”,《卫报》的汉娜·维迪尔写道,“直到凯莉开始惹人厌烦。即便后续季数仍有亮点,观众不禁怀疑布雷萧是否太过恼人”。
虽然我年纪太小没赶上首播,但记得母亲和她X世代朋友提起凯莉时总会翻白眼。她没有萨曼莎的豪放,没有米兰达的犀利,也不像夏洛特那般甜美。尽管身为性爱专栏作家,她却出奇地保守,时常妄下论断,永远聚焦于自己的狗血剧情。有段时间,”讨厌凯莉”简直是项全民运动——甚至有个叫“凯莉·布雷萧最差劲”的博客专门剖析她的缺点。
但Z世代似乎不介意她的缺陷。事实上,他们正因此而爱她。“黑凯莉的人根本不懂她”,有粉丝在混剪视频下辩护,另一人补充:“这种自由很多人理解不了”。更多人在她吞云吐雾的镜头下留言“没人比我更懂她”,与她的混沌能量共鸣。她的翻红轨迹类似《都市女孩》中汉娜·霍瓦斯的评价逆转——不过老实说,凯莉酷多了。
老一辈被教导要做“淡定女孩”——从容随和,永不”过火”。但Z世代拥抱混乱。他们崇拜奥利维亚·罗德里戈、拉娜·德雷、格雷西·艾布拉姆斯这类将心碎与神经质穿在袖口的艺术家。因此他们连缺点一并爱上凯莉也就顺理成章。更何况她那90年代至千禧年的标志性穿搭,根本是行走的时尚教科书。既时髦又疯癫?难怪21岁年轻人视她为传奇。
就连莎拉·杰茜卡·帕克也始终如新粉丝般捍卫凯莉:“她的友谊很复杂,她会搞砸——和我们所有人一样”。或许这才是真正魅力所在:凯莉不完美,而这恰恰让她如今显得如此真实。在该剧20周年时她对HBO表示:”你在爱情里失败,辜负朋友也辜负自己。我们从未回避凯莉的缺陷——它们被频繁而诚实地展现。有人因此批评她,但我始终骄傲于讲述这些故事,因为这让她真实。这才是人们与她共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