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者兼变装艺人Jinkx Monsoon自参加《鲁保罗变装皇后秀》后事业蒸蒸日上。在芝加哥创下两次票房纪录后,她主演了《恐怖小店》中的奥黛丽一角,最近又在新奥尔良风格改编的吉尔伯特与萨利文经典轻歌剧《海盗!彭赞斯音乐剧》中完成百老汇首秀。

饰演抢戏的痴情女仆露丝一角对Monsoon(本名Hera Hoffer)而言既意外又实至名归。这位冉冉升起的纽约戏剧新星引起了Roundabout剧院公司艺术总监斯科特·埃利斯的注意。尽管最初对这次复排创意感到困惑,她选择相信直觉——这个决定鲜少让她失望。

事实证明这是明智之选:在排练中她大放异彩,埃利斯鼓励她追随受露西尔·鲍尔和朱迪·嘉兰影响的表演本能。

**”作为边缘化表演者进入这种传统艺术殿堂时,很容易产生局外人感或冒名顶替综合征——想着’我只是个变装皇后、喜剧演员,凭什么站上百老汇?'”**她坦言,**”解药就是与那些真心信任你的人合作。露丝这个角色既有我的创作,也凝聚着编剧、音乐总监、编舞和导演的心血。更何况没有比这更完美的搭档了。”**

她与百老汇资深演员大卫·海德·皮尔斯和拉明·卡林卢同台演出。通过共同好友米歇尔·维塞奇(《变装皇后秀》主持,曾与卡林卢在伦敦合作《亚当斯一家》),她与卡林卢迅速熟络:**”拉明第一天就对我说’米歇尔爱你,所以我也爱你’。更巧的是我们三个都是处女座——生日分别是9月18、19、20日!”**

首演前夕,Monsoon向《Vogue》讲述了参与这部颠覆性轻歌剧的历程、从剧评中汲取的经验,以及开始性别过渡后如何平衡舞台人格(Jinkx)与私人生活(Hera)。

**《Vogue》:** 参与《海盗!》前你对吉尔伯特与萨利文作品有何了解?
**Jinkx Monsoon:** 虽非铁杆粉丝,但作为音乐剧从业者我深知其影响力。没想到会参演他们的作品,但我从不错过挑战。这个融合克里奥尔-路易斯安那风情的蓝调爵士改编版让我能充分发挥所长,在尊重经典与大胆创新间取得完美平衡。

**《Vogue》:** 如何适应他们独特的风格?
**Jinkx Monsoon:** 我擅长为经典表演注入新鲜感。无论是《芝加哥》中杂耍风格的妈妈莫顿,还是带性格演员特质的《恐怖小店》奥黛丽,我总能在古今之间架起桥梁。我喜欢从旧时代汲取灵感,当观众发现**”哇,她刚才的表演源自百年前”**时特别有趣。

(摄影:Mettie Ostrowski)

你让我想起芭芭拉·史翠珊回忆录里引用《纽约时报》好评时惊喜的样子。

虽然可能显得自负,但我确实从剧评中学到很多。有时观众反应令我困惑,评论人的精准解读反而让我茅塞顿开。我知道看评论有风险,但当有人**真正**懂我的创作意图时,那种共鸣无比珍贵。

参加《变装皇后秀》让你身处舆论焦点,难怪你练就了应对批评的本领。

我在西雅图科尼什艺术学院就读时,批判性反馈就是必修课。有次和朋友争执时我说:**”大家都有工作不顺的时候——只不过我的’糟糕工作日’可能发生在观众眼前,最后见报。”**必须接受不是所有创作都能完美呈现。若只听奉承之词,艺术家就会失去锋芒——这正是许多人沉寂的原因。

随着观众群体扩大,维持”Jinkx”人格是否带来压力?比如你现在是以Jinkx而非Hera的身份表演。我很好奇你的艺名、本名与舞台身份之间的关系。如何保持自我?

这个问题困扰我多年,至今没有完美答案。Jinkx曾只是我登台佩戴的面具,现在则成为我的延伸。其他角色不会像Jinkx这样与我共生——她是我的超级赛亚人、机甲战士,是盛装加持下的完全体。如今我开始性别过渡并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女性形象,Jinkx不再只是装饰,而是如《美少女战士》变身般的完整转化。

选择新私名Hera、构建令自己愉悦的私人身份让我重获安定。过去听到本名Jerick或男性代词就让我只想做Jinkx,但人不可能24/7活在舞台状态。创造热爱的私人身份是给自己的礼物。不过Jinkx与本质仍是同一人——她是我亲手打造的艺名。

我珍视这个为世界准备的舞台人格,不会更改艺名。这个诞生于波特兰地下酒吧的变装名字如今登上《纽约时报》——我创造了她,绝不放弃。曾犹豫是否该全面使用Hera Hoffer作为演员名,但最终决定:**”不,你创造Jinkx就是为了这个舞台。”**

最近有人发给我两条并置的新闻截图:某政客签署反跨性别行政令的下方,赫然写着**”Jinkx Monsoon售罄卡内基音乐厅”**。他们必须看到——无论打压多甚,我们始终前行。历史向来如此,未来也将继续。我要提醒世人:我们永远存在。

(摄影:Mettie Ostrowski)

变装与音乐剧的联结似乎日益紧密。变装皇后向来崇拜朱迪、安吉拉、丽莎等传奇,但现在你、参演《卡巴莱》的Marcia Marcia Marcia、在我看来始终践行变装美学的奥维尔·派克都活跃在剧场。你认为这种关联正在改变吗?

其实我们只是以新视角看待这种自古存在的共生关系。《芝加哥》上演近三十年,剧中永远有玛丽·桑夏这个角色吧?Varla Jean Merman等前辈早在我们之前就在百老汇进行变装表演。”女性模仿者”源自杂耍剧场,”drag”一词更可追溯至莎士比亚时代的女扮男装传统。真正革新的是当下我们不再将其视为猎奇——**”快看那个成功的变装皇后!”**——而是平等庆祝。

越来越多人称我为”拥有变装事业的演员”。其实无需修饰——称我变装皇后无妨,我清楚自己是谁。我既是变装皇后也是演员,标签改变不了我的工作本质。当下流行文化中的酷儿复兴令人振奋却也危机四伏。就像奥维尔参演《卡巴莱》预示的,这仿佛是**第一幕**——我们正举办末日前的狂欢。但历史上最震撼的艺术往往诞生于逆境,能参与其中我深感荣幸。

(本次访谈经过编辑与精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