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星期一清晨,凯文·法雷尔枢机在梵蒂冈宣布教宗方济各与世长辞。”今晨七时三十五分,罗马主教方济各回归天父怀抱。”88岁的教宗近期饱受支气管炎等健康问题困扰,而就在复活节主日当天,他还在圣彼得广场完成了最后一次公开露面。

这位1936年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教宗,不仅是首位耶稣会士出身、首位来自拉丁美洲的教皇,更以任何标准衡量都堪称变革型领袖。他是移民权利的捍卫者,推动天主教会内部多元发展,疾呼应对气候变化与过度消费主义。

2018年,在其就任教宗五年之际,杰森·霍罗威茨与安妮·莱博维茨探访梵蒂冈亲历其工作场景。以下摘录自两人发表于《Vogue》2018年八月刊的报道《童真时刻》:

六月的梵蒂冈清晨,教宗方济各带着惯常的沉思神情——警觉的眼神,温和的微笑。这与他面对各国政要时的表情如出一辙,无论是站在缅甸强权者身旁,与特朗普比肩而立,还是训斥梵蒂冈封闭的官僚体系时。但此刻在保禄六世大厅的大理石前厅,即将观看儿童合唱表演的教宗,会如何与孩子们互动?

当孩子们开始提问时,教宗整个人焕发光彩。那份温暖与童趣自然流露。作为追踪报道其任期的记者,我多次见证这种转变——他在布道中途停顿分享朴素智慧,在难民营拥抱穆斯林难民,或是在专机后排为记者签名、祝福家庭照片、收下小礼物。我曾采访过多国元首,目睹过媒体大师掌控全场,但当教宗被我蹩脚的笑话逗乐时,我确信遇见了真正的天生领袖。

他轻倚扶手椅边缘,回答着童言稚语:第一位老师(”埃斯特拉,她教过我一年级和三年级”),家乡(”世界上最美的城市布宜诺斯艾利斯”),最爱的童年游戏(”我们常放风筝”)。直到一个男孩起身询问当选教宗时的感受。

“这个问题可不新鲜!”教宗轻笑后正色道:”我感到平静。这是实话。从那天起直到现在,这份平静始终相伴。”

方济各或许内心安宁,但这位81岁成为首位耶稣会教宗后的五年间,世界愈发动荡。他警示的民族民粹主义甚嚣尘上,目睹欧洲移民危机爆发,谴责特朗普政府的骨肉分离政策,见证全球环境与经济保障体系式微。作为十亿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他坚持倡导包容的国际主义愿景,在当下显得如此不合时宜。

“若他不发声,还有谁?再无人了。”梵蒂冈资深外交官切利总主教坦言,”世人会倾听吗?或许不。但他绝不能沉默。”

在教会内部,方济各悄然实现了重心革命——从堕胎、同性恋等文化战争议题,转向对贫苦大众的牧灵关怀。盟友称他让福音回归激进本源。朴素的座驾、简朴的居所、素白长袍都在传递明确信息。

梵蒂冈实际文化主管拉瓦西枢机始终惊叹于教宗与各界沟通的能力(就在今晨,他还告诫石油巨头们应对气候变化”刻不容缓”)。当我问及在意大利新政府拒绝移民船靠岸的当下,教宗的宽容理念是否真被倾听时,拉瓦西回应:”他有逆流而行的勇气,不随波逐流,不寻求安逸,不回避政治现实。”

就任首年,方济各即以《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掀起波澜,呼吁建立更包容、去中心化的教会,将环保主义列为信仰核心。2016年的《爱的喜乐》更激怒保守派,其中关于离婚再婚信徒领圣体的脚注震动天主教世界。

近期在罗马酒店地下室举行的保守派枢机会议上,有人指控教宗接近异端,极右翼支持者为之喝彩。保守派博客抨击他对爱尔兰堕胎合法化保持沉默。罗马屋顶酒吧里,传统派人士争论穆斯林移民问题,甚至八卦教宗健康——因少年时切除单侧肺叶而推测其寿数。

“他们眷恋着怀旧的天主教,像守护博物馆。”切利总主教说,”而方济各与博物馆毫无相似。”

我早在2005年就关注豪尔赫·马里奥·贝尔格里奥(方济各本名)。在多年由衰弱教宗领导僵化教会后,这位谦逊的南美主教似乎是引领教会面向未来的理想人选。我曾预言他将当选。

我错了。枢机们选择了约瑟夫·拉辛格,支持者视其为抵抗欧洲世俗化的最后堡垒。但教会自酿的苦果,特别是拉辛格任内爆发的性侵丑闻终成重负。2013年,本笃十六世(拉辛格尊号)成为五百年来首位退位教宗。

我飞赴罗马报道意外召开的闭门会议。梵蒂冈新闻室的教宗候选人海报前,记者们押注心仪人选,多数认为贝尔格里奥年迈过时。当夜,方济各让我们所有人失算,此后持续如此。2013年那句”我凭什么论断?”为对待同性恋信徒定调;首访巴西昭示天主教未来在南半球;在缅甸顶着教会压力为罗兴亚人发声:”今日上帝之名亦叫罗兴亚人”。

最关键的是,这位精明的政治操盘手通过任命盟友掌控罗马教廷,逐步扭转教会航向。尽管教廷近期强化中央权威与其协作理念相悖,但通过每年任命决定继任者的枢机主教,他仍在塑造未来数十年的教会格局。

当然存有争议:在女性权益方面,他坚持女性不可担任神职,常以传统家庭角色赞誉女性。不过六月某次布道中,他呼吁将女性视为”工作伙伴”而不仅是母亲,谴责物化女性的社会。

性侵丑闻处理更是波折:今年初在智利,他起初指责受害者”诽谤”并包庇涉事主教,令忠实支持者困惑。但随后他戏剧性转变——公开致歉、会见幸存者、撤换涉事主教。幸存者胡安·卡洛斯·克鲁兹如今称教宗为”重燃希望的朋友”。

这种人本关怀在四月某幕尤为动人:在罗马廉租房区,教宗拥抱因提及亡父而哽咽的少年埃马努埃莱。当这个孩子询问无信仰的父亲能否上天堂时,教宗柔声回应:”上帝绝不会抛弃良善之人。”

此刻梵蒂冈庭院中,头戴红帽的孩子们攥着气球,与他共度珍贵时光。”教宗最爱这样的时刻,”负责外联的马扎斯神父说。方济各问孩子们:”我们有根吗?”自答:”灵性之根。家园。家庭。学校。”再问:”无根的树能结果吗?”

“不能!”童声齐答。教宗微笑——这是正确答案——孩子们正央求他再多留片刻。